[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简体 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廉政新闻 > 廉政要闻 正文
 
领导坚强有力,赋予巡视新活力
——用好巡视利剑、实现全面覆盖之一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日期: 2017-08-24 16:19 [打印]

领导坚强有力,赋予巡视新活力

——用好巡视利剑、实现全面覆盖之一

图为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十八届中央第八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会议现场。(资料图片)

  第一次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第一次明确政治巡视定位,第一次在党内法规中明确中央单位巡视,第一次明确市县巡察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巡视工作与时俱进,站位更高、定位更准、方位更明,闯出新路、开出新局。

  几年来,从剑指“老虎”“苍蝇”的锋芒毕露,到助力全面从严治党的踏石留印,我们党顺利实现巡视全覆盖目标,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倒逼改革、促进发展,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解决自身问题的坚定决心和刀刃向内的巨大勇气。

  巡视全覆盖,监督无禁区。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永远在路上!

  旗帜鲜明,把巡视“利剑”擦得更亮

  2013年9月19日,《江西日报》一篇1380字的报道,突然“火了”。

  这篇十八届中央第一轮巡视中央第八巡视组向江西反馈巡视情况的消息,说成绩的只有65个字,摆问题的却有243个字,提意见的更是达到了293个字。“收送红包礼金”“顶风公款吃请”“带病提拔重用”等用语直接犀利,毫不回避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随后,其他巡视组反馈巡视情况的消息陆续发布,文风异曲同工:直指问题、辣味十足、立场鲜明。在全国迅速引起轰动,群众纷纷点赞。一家媒体评论说:“这样的公开尺度和风格,在之前几乎无法想象。”

  全民关注、街谈巷议、回声无数……就这样,十八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在党心民意的同频共振中打响了“开门炮”。而这背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面改进。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巡视的位置非同寻常。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每一轮巡视情况汇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专项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3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全面推进巡视实践、理论、制度创新,赋予巡视制度新的活力。

  2013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关于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巡视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巡视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善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并叮嘱道:“巡视组要当好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苍蝇’。”

  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我们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不是权宜之计,要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

  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巡视监督威力陡显,“动摇山岳,震慑州县”,充分发挥了“尖兵”和“利剑”作用。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和辽宁拉票贿选案等重大问题线索都是巡视发现的。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根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苏荣、黄兴国、王珉、白恩培等一批腐败分子被查处。

  “哪里反映声音大、问题多,就派到哪里去侦察”“要出其不意,杀个‘回马枪’”……从常规巡视到专项巡视,从“回头看”到“机动式”,纵观十八届中央的12轮巡视,每一次创新、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

  明确政治巡视定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巡视组是中央派的,必须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这为深化政治巡视指明了方向。

  根据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巡视工作与时俱进,贯彻二中全会精神,首轮巡视就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聚焦“四个着力”,解决了巡视内容宽泛、职能发散问题。落实三中、四中全会决定,紧紧围绕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挺在前面,紧扣“六项纪律”查找问题,发挥震慑遏制作用。贯彻落实六中全会部署,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维护政治生态,抓住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有效发挥了政治“显微镜”和政治“探照灯”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12轮巡视共巡视277个单位党组织,对16个省区市开展“回头看”、对4个中央单位进行“机动式”巡视,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巡视全覆盖,共处理来信来访159万件次,与党员干部和群众谈话5.3万人次,发现各类突出问题8200余个。

  以上率下,抓住省委书记这个关键少数

  5月19日,陕西省委“五人小组”听取该省第十三轮巡视工作汇报。

  “要坚持问题导向,搞好巡视反馈,不包装、不遮掩,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敢于揭短亮丑,持续巩固震慑高压态势。”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说。他点出有的单位履行“两个责任”不力、少数单位“四风”问题有所反弹等问题,要求必须坚决纠正。

  时至今日,各省区市党委书记亲自抓巡视工作,听取巡视汇报点人点事已经不算什么新闻。可之前,情况并非如此。

  “有的地方党委旗帜不鲜明,没有把巡视工作当成主体责任去落实,而是推给纪委、组织部,个别人甚至发现了问题后,还在那里当看客、说客。省委‘五人小组’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有的党委书记听取工作汇报时讲表态的话多,不对巡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也不梳理、研究和处置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2015年5月,《中国纪检监察报》“学思践悟”专栏指出。

  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如何落实到省一级,是关乎全局的大问题。从现实情况看,中央纪委查处的中管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很多都是发生在担任下级一把手期间;有的省已查处的领导干部中,半数以上属于带病提拔。如果省区市党委不担当、不作为,那么巡视这把“利剑”的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每次听取汇报都详细审阅巡视报告,既见人见事点出问题,又对巡视任务全面系统阐述,对重要的整改、处置工作作出指示。同时,紧紧抓住省委书记这个关键少数,推动省区市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巡视是党委主体责任的具体化。省委“五人小组”要听取每轮巡视综合汇报。省委书记对巡视发现的重点问题,要提出具体意见,不能点个卯、表个态就完事。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率先垂范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加强对省一级巡视工作的领导,建立党委常委会研究巡视工作、“五人小组”听取巡视情况汇报、党委书记有关巡视工作讲话向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备等制度,要求党委书记高度重视,坚守责任担当,听取巡视汇报的讲话不能只是抽象原则的表态和空泛的通用性决定意见,要在大量归纳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点出重点地区、重点部门,重点事、重点人。

  一系列的举措,释放出强烈信号,效果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区市党委自觉把巡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化,共召开常委会454次、书记专题会271次;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作出批示1391次。截至今年4月底,顺利实现全覆盖任务,发现违反“六项纪律”方面问题14万多个,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突出问题4万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线索5.8万余件,形成强大震慑。

  完善制度,发挥标本兼治战略作用

  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巡视31所中管高校党委情况的专题报告》。

  在此之前,从2015年起,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分别审议巡视省区市、中央企业、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政法单位、中央意识形态单位等专题报告。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专题报告,听取情况、分析问题、作出部署,有力推进了各地区各领域工作,充分表明了巡视在全面从严治党整体布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巡视工作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巡视政治定位,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倒逼改革、促进发展。用好巡视这把“利剑”,首先是止血、遏制,进而治本,标本兼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机构共形成专题报告225份,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分管领导通报巡视情况59次,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专题报告89份,推动相关部门和领域党组织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被“回头看”的天津,将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问题作为巡视整改重中之重、专项整治之首,全市共发现并解决问题6685个,建立完善制度规定6915项。

  针对中央巡视组指出的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等问题,上海率先制定实施有关规定,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随之这项改革试点在北京、广东、重庆、新疆推开。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要不断完善制度,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7月15日,中央公开发布《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和修改后的《条例》全文。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二次修改《条例》,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工作、市县巡察工作、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等作出明确规定,为依纪依规开展巡视、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让巡视这把“利剑”愈显锋芒。

  “实践充分证明,巡视是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形式,是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巡视制度有效管用,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中央巡视办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李志勇)

版权所有:天津市纪委市监察局 技术支持:北方网

网站标识码:1200000037 津ICP备10003376号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